2025年重庆高考历史类考生55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5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重庆历史类55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重庆高考历史类55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重庆高考历史类55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北京电影学院(公办)、武汉科技大学(公办)、湖北大学(公办)、陕西师范大学(公办),一共62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重庆高考文史类55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重庆市(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1分的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公办院校9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51/3913 |
2023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51/3913 |
2023 | 华中农业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51/3913 |
2022 | 太原理工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51/4513 |
2022 | 贵州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51/4513 |
在重庆历史类55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重庆高考历史类55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重庆高考历史类55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电力事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攻克了能源电力行业大批关键技术难题,为推动能源电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日益以崭新姿态朝着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稳步前进。
2、华中农业大学简介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拥有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9公里浪漫湖岸线,10公里“林中路”,6.6公里湖光绿道,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
3、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秉承“兴学育人”办学宗旨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