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623分左右(位次9901名左右)。
1、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605分(位次18515)。
2、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621分(位次14345)。
3、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99分(位次22311)。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05 | 18515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17 | 12663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24 | 9654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26 | 8917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26 | 887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64 | 1117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21 | 14345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24 | 12921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57 | 2665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99 | 22311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09 | 15821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13 | 13500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42 | 3455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于1996年、2001年、2011年、2021年四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于1984年、2011年、2016年、2021年四次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业和信息化部“一提三优”工程特别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国首批十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持续发挥党建双创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引领优势,不断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学院党委主体、党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持续深化“+支部”“榜样库”“工作室”思政工作品牌内涵,高质量建设一批理论宣讲团和先进事迹报告团。2021年刘永坦院士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学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了113位两院院士、148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22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47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培养出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培养出了30余万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优势,加速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创新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加强“五育并举”顶层设计和资源供给,创新推出的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等“院士班”广受欢迎,学生学科竞赛成绩连续3年蝉联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第一,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