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安交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安交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安交通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交通大学
2025年湖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612分左右(位次126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621分左右(位次9195名左右)。
1、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609分(位次1473),理科为617分(位次10680)。
2、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610分(位次1372),理科为619分(位次11725)。
3、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98分(位次1480),理科为591分(位次10779)。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安交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安交通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文科) | 本科 | 609 | 1473 | 432 |
2023 | 湖北(文科) | 本科 | 610 | 1372 | 426 |
2022 | 湖北(文科) | 本科 | 598 | 1480 | 435 |
2022 | 湖北(文科) | 本科 | 599 | 1409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17 | 10680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18 | 10372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20 | 9701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28 | 7356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28 | 7356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38 | 4890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38 | 4890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41 | 4287 | 437 |
2023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19 | 11725 | 424 |
2023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27 | 9126 | 424 |
2023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34 | 7081 | 424 |
2023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44 | 4682 | 424 |
2023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46 | 4255 | 424 |
2023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49 | 3705 | 424 |
2022 | 湖北(理科) | 本科 | 591 | 10779 | 409 |
2022 | 湖北(理科) | 本科 | 597 | 8940 | 409 |
2022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02 | 7577 | 409 |
2022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02 | 7577 | 409 |
2022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15 | 4670 | 409 |
2022 | 湖北(理科) | 本科 | 617 | 4320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交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国家级社科重大科研项目53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政府、企业等共建31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学校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加速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医学前沿研究,构建具有交大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医学教育新体系,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医学学科突破发展,建成一流医学学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