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024年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广东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24分(位次99482),物理类为407分(位次308667)。
2、2023年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广东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41分(位次202106),物理类为419分(位次264593)。
3、2022年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广东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10分(位次128646),物理类为422分(位次266535)。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24 | 99482 | 200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55 | 71779 | 200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341 | 202106 | 180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26 | 103692 | 180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60 | 70108 | 180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10 | 128646 | 180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29 | 109255 | 180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52 | 85316 | 1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07 | 308667 | 200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33 | 268067 | 200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19 | 264593 | 180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35 | 241849 | 180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22 | 266535 | 180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41 | 238248 | 180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42 | 237807 | 180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43 | 236337 | 180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44 | 234345 | 180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50 | 225031 | 180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74 | 184327 | 1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医士学校,1953年改名为上饶卫生学校,1958年在卫校的基础上创办上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医学院,197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2013年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大专在籍学生8000余人。现有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等5个国控专业在内的19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是江西省首批“双高计划”优势专业,还开设了全科、影像、病理、美容等专业方向办学。临床医学专业群、护理专业群是江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助产和医学检验技术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2018年起,与法国洛林大学经常性开展教学科研交流,并合作举办了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已成功招收五届学生。
学校与北京汉氏集团共建上饶(国际)干细胞再生医学产学研基地,引进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江西分中心落户我校。2018年3月西湖大学WBBC项目江西研究中心落户我校,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泊月科学中心”,引进了西湖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厚峰教授团队;东南大学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所所长孟继鸿教授团队;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荣誉主任、博士生导师董谢平教授医学3D打印团队,完成了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的建设;积极组织实施“环境与健康研究平台”“分子生物学研究平台”“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三大等校级公共科研平台。学校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藏红花种植基地等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个,博士工作站1个,以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