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文山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文山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文山学院在贵州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贵州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文山学院
2025年贵州新高考考生要想上文山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7分左右(位次1400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99分左右(位次139332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0分左右(位次3038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69分左右(位次163812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文山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2分(位次18365),理科为440分(位次100467)。
2、2023年文山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13分(位次21777),理科为402分(位次102043)。
3、2022年文山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8分(位次23855),理科为397分(位次94166)。
【专科批】
1、2023年文山学院在贵州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69分(位次47191),理科为365分(位次140623)。
2、2022年文山学院在贵州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53分(位次55575),理科为347分(位次143756)。
注:以上只是贵州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文山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文山学院在贵州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文科) | 本科 | 502 | 18365 | 442 |
2023 | 贵州(文科) | 本二 | 513 | 21777 | 477 |
2023 | 贵州(文科) | 专科 | 469 | 47191 | 180 |
2022 | 贵州(文科) | 本二 | 508 | 23855 | 471 |
2022 | 贵州(文科) | 专科 | 453 | 55575 | 1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理科) | 本科 | 440 | 100467 | 380 |
2023 | 贵州(理科) | 本二 | 402 | 102043 | 371 |
2023 | 贵州(理科) | 专科 | 365 | 140623 | 180 |
2022 | 贵州(理科) | 本二 | 397 | 94166 | 360 |
2022 | 贵州(理科) | 专科 | 347 | 143756 | 1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文山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文山学院简介
文山学院前身是1947年2月由云南昭通南迁至文山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92年更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校。2022年5月,云南省教育厅与文山州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文山学院协议,学校成为全省第一家厅州共建高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74.98亩,校舍面积26.13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93.1万册,电子图书122万册,固定资产总值61063.8万元,设备总值12805.1万元。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189人(本科生12202人、专科生1987人)。现有教职工653人,其中专任教师52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20人(正高职称56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高职称164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17人(博士25人),10余位教师先后被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学校下设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3个学术科研机构,建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七研究基地”“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0个省厅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专家工作站。综合性学术期刊《文山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下设教师教育学院、三七医药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冶金与环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个二级学院,有60个本、专科专业(本科47个,专科专业13个)。现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新兴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规划教材4部,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产业创新人才3人、青年人才2人,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对象3人;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教师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3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1项;出版学术专著32部,参编著作、教材45部,获国家专利授权21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13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0余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3105篇,其中核心期刊261篇,SCI、EI收录84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韩国、越南、泰国等国的1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学生交流、学习,先后派出512名越南语和泰语专业学生到越南和泰国高校学习、交流,招收来自美国、越南、老挝等国学生237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