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福建高考物理类523分能上什么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9-18 06:45:10

2025年福建高考物理类考生52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2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福建物理类52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福建高考物理类523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福建高考物理类52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福建高考物理类52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浙江外国语学院(公办)、西华师范大学(公办)、承德医学院(公办)、湖州学院(公办)、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公办),一共56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福建高考理工类52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福建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3分的院校一共有47所。其中公办院校4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7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浙江外国语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523/58421
2024西华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23/58421
2024承德医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523/58421
2023浙江科技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523/42498
2023曲阜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23/42498
2023福建农林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23/42498
2022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23/39492
2022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外/港澳物理类本科523/39492
2022三峡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23/39492
在福建物理类52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7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福建高考物理类52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福建高考物理类52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浙江外国语学院简介

浙江外国语学院(简称“浙外”,英文为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ZISU)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公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学院,1994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并更名。校训为“明德弘毅 博雅通达”。2018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浙江发展大局,紧密对接服务浙江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着眼强化自身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比较优势,于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成为“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基地、服务浙江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浙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阵地”的目标,并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了外国语言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文化旅游和区域教育治理“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三地四域”战略布局。当前,全校上下正聚焦推动“三地四域”转型升级,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深入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加快打造外语名校而不懈奋斗,努力在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福建农林大学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会福州,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双百计划”,积极打造农林领域的人才高地。现有教职工3195人;共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881人次(50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52人次(79人),居省属高校首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万人计划15人、长江学者12人、国家杰青8人、国家优青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3支。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涌现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八闽楷模”等先进典型。

3、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学校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建筑面积约43.7万平方米,编制病床数3505张,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1个。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是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是天津市中医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天津市新冠肺炎多学科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中心、天津市中医康复中心。保康医院承担南开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国医大师工作室建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