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吉林高考历史类437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7-09 06:25:48

2025年吉林高考历史类考生43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3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吉林历史类43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吉林高考历史类437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吉林高考历史类4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吉林高考历史类4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吉林艺术学院(公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公办)、沈阳科技学院(民办)、闽南科技学院(民办)、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民办),一共1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吉林高考文史类43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吉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37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8所,民办院校4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吉林艺术学院公办历史类本科437/14320
2023昆明学院公办文科本二A437/8888
2023榆林学院公办文科本二A437/8888
2022吉林师范大学(ISEC课程)公办文科本二A437/12742
2022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民办文科本二A437/12742
2022三明学院公办文科本二A437/12742
在吉林历史类43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吉林高考历史类43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吉林高考历史类43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榆林学院简介

榆林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是榆林市唯一省属本科院校。学校从绥德师范走来,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绥德师范是播种西北革命火种的地方,3位校友成为副国级领导,60多位校友成为新中国党政军高级干部,8位校友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书记,70多位校友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这里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毛主席曾亲笔为绥师同学题词“奋斗”,习仲勋为绥师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校友齐心先后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百年芳华 英才辈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8年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俄罗斯罗蒙诺索夫北方(北极)联邦大学等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与西安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与榆林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在科学研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2023年7月,学校倡导并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陕甘宁蒙晋交界区12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依托一个联盟,实现“共商”“共享”“共建”“共创”“共进”,倾力打造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创新高地,聚力推动陕甘宁蒙晋交界区经济社会协同高质量发展。

2、吉林师范大学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现任党委书记王喜库,校长杨小天。

学校对外交流活跃,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目前已与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外专引智、留学生教育、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2011年来,通过各类项目选派教师赴国(境)外留学进修300余人次,选派学生通过联合培养、交流项目、文化体验、实习实践等形式赴海外交流学习1000余人次。学校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6个。

3、三明学院简介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3年12月12日正式开学的全闽师范学堂。199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为学校前身之一的三明师范学校题词“闽师之源”。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三明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三明学院。

学校紧扣福建省“四大经济”和三明市“433”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服务装备制造、材料化工、文化旅游、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新闻传播、土木建筑、设计艺术等产业为重点的专业集群以及师范教育特色专业,并积极拓展和更新专业内涵。学校承担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6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个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0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016年至今,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234项,省级奖项2042项。近两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三类高质量”学术论文13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突出,在历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赛1金2银13铜、省赛22金27银36铜,成绩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先后获批“福建省首批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