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高考文科考生522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2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四川文科522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四川高考文科52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四川高考文科52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四川外国语大学(公办)、厦门理工学院(公办)、绍兴文理学院(公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公办),一共660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四川高考文史类52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四川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2分的院校一共有29所。其中公办院校28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四川外国语大学(艺术类专业)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4218 |
2024 | 厦门理工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4218 |
2024 | 绍兴文理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4218 |
2023 | 无锡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3718 |
2023 | 内江师范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3718 |
2023 | 河北工程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3718 |
2022 |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8464 |
2022 | 成都医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8464 |
2022 | 温州理工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522/28464 |
在四川文科52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四川高考文科52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四川高考文科522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四川外国语大学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与3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及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建有中澳商务英语、中法物流管理等2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多哥洛美大学、美国俄亥俄州东部中央教育服务中心建有孔子学院3所,与厄瓜多尔思源中国语学校建有孔子课堂1所。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各类本硕博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研合作、海外引智,年均接收各类国际学生400余人、长短期外专外教70余人,外派教师100余人、学生600余人。学校是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GAFSU)高校之一,法语国家大学协会(AUF)正式会员单位,与国外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设立歌德语言中心、塞万提斯语言中心、意大利语中心、俄语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等涉外教育与文化交流机构。
2、厦门理工学院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育人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生竞赛中成绩突出,自2017年以来,已获各类学生竞赛奖项5900余项,国家级奖项超3000项,学生获奖人次达万余。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2016-2020年、2017-2021年、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中我校连续四次位列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1名。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及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世界大学生健美操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结构设计、物流设计、机器人、英语竞赛等国家级重点大赛中获冠军、金奖或一等奖350余项。
3、无锡学院简介
无锡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2年5月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立足无锡、融入产业、面向区域、服务发展”的办学定位,构建了无锡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600余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100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拥有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省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集成电路可靠性技术及检测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开放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