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嘉应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嘉应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嘉应学院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嘉应学院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嘉应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01分左右(位次3854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95分左右(位次155789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22分左右(位次10117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18分左右(位次292568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嘉应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5分(位次48926),物理类为490分(位次165240)。
2、2023年嘉应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6分(位次42394),物理类为494分(位次150672)。
3、2022年嘉应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8分(位次42335),物理类为496分(位次148498)。
【专科批】
2023年嘉应学院在广东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22分(位次108034),物理类为417分(位次267898)。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嘉应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嘉应学院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85 | 48926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85 | 49173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3 | 43174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4 | 43034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4 | 42567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7 | 40729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7 | 40890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0 | 38914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4 | 36153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6 | 42394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8 | 41376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0 | 39868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0 | 39666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5 | 36432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22 | 108034 | 180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专科 | 437 | 92014 | 180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8 | 42335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0 | 41201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2 | 39793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2 | 39363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5 | 37190 | 43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0 | 165240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0 | 165415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0 | 16549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2 | 162079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2 | 16252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5 | 156681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6 | 154486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6 | 154222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7 | 153612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0 | 147315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7 | 13506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0 | 13118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2 | 126816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0 | 113491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1 | 82821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4 | 150672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4 | 150674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4 | 151394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5 | 149284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6 | 148399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3 | 137699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8 | 129826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0 | 127673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1 | 125529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7 | 118011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4 | 108127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3 | 82678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17 | 267898 | 180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35 | 240792 | 180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专科 | 439 | 234962 | 180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6 | 148498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6 | 14874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0 | 143029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1 | 141183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1 | 141545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4 | 136778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5 | 13405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6 | 133245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3 | 12183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3 | 122127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3 | 123040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3 | 106774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1 | 82165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应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嘉应学院简介
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广东省梅州市,是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高校,建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国际”办学宗旨,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30多万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主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平台建设,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果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获批“十四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挂帅”项目,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挂帅”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