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南通理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通理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通理工学院在贵州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通理工学院
2025年贵州高考考生要想上南通理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0分左右(位次2641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69分左右(位次163633名左右)。
1、2024年南通理工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7分(位次40079),物理类为382分(位次153828)。
2、2023年南通理工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7分(位次42079),物理类为371分(位次135155)。
3、2022年南通理工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5分(位次41828),物理类为360分(位次131886)。
注:以上只是贵州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通理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通理工学院在贵州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历史类) | 本科 | 447 | 40079 | 442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477 | 42079 | 477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475 | 41828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382 | 153828 | 380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71 | 135155 | 371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60 | 131886 | 3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通理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通理工学院简介
南通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始于2000年。目前学校有南通和海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99余亩,建筑面积70万平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万余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健康医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基础教学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设置本科专业45个。
学校除了对学生的知识学习高要求外,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购置了技术含量高、性能先进的仪器设备,充实和加强了机械、数控、船舶、汽车、电工电子、建筑、软件、新能源、物流、财务和公共基础类的共121个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学校内建成了国内一流的3D打印实验室、国内领先的机械加工、数控技术、机器人、汽车维修、电子电工、风力发电、船舶、建筑、物流、财务、软件设计等实验室。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0多万册,电子图书255万种,纸质期刊1575种,电子期刊18568种。
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积极打造各类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是国家级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江苏省新能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汽车运用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风力发电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3D打印装备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通沪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省科技创业园、江苏省机动车维修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点等,完备的办学条件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还设有10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点),可以为28个工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并获得国家、省市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及专项技能证书。学校是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指南》的起草单位之一。升本以来,学校教师共主持市厅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6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第二单位4项)、省部级项目125项,获横向项目267个,到账经费38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96篇;出版专著128部,教材160部;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授权143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5件;获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1项,其中省部级奖13项;科技成果转让(化)166件(项),获转让(化)到账经费1830万元。在2023年发布的《基于实力评价的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和《基于增值评价的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中,我校在两个榜单分别位列第14位和第5位,并与浙江树人学院等25所高校同列最佳科研生态位民办本科院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