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2024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82分(位次18668),物理类为352分(位次41167)。
2、2023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29分(位次27800),物理类为296分(位次55781)。
3、2022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27分(位次38958),物理类为299分(位次67141)。
注:以上只是山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山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历史类) | 专科 | 382 | 18668 | 130 |
2023 | 山西(历史类) | 专科 | 329 | 27800 | 180 |
2022 | 山西(历史类) | 专科 | 327 | 38958 | 13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专科 | 352 | 41167 | 130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专科 | 296 | 55781 | 130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专科 | 299 | 67141 | 13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学校创办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2002年6月独立升格,现坐落于常州科教城。2010年获批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8年获批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2019年获批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2022年在“双高计划”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
学校以每个学生成才为办学己任,自2005年起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工作。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模具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学校聚焦智能制造技术,研制专业群与智能制造产业链对接谱系,对接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覆盖品牌与创意、设计与加工、集成与维护、控制与决策、经营与管理、车辆与交通等环节,开设招生专业43个,设置10大专业群,形成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其中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
教学中心地位突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创新“立德与强技目标合一、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一、学习与劳动项目合一,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三合一、全过程”育训模式,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完善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构建了“多元主体、双线运行、三化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变革课堂学习模式、开展立体化学习评价,形成了基于项目学习的高职“全人格”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构建了“三位一体、三定协同、三赛联动”的专业技能竞赛体系,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有机融合、螺旋提升。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获国家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十四五”江苏省职业教育首批在线精品课程1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十二五”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31部、国家精品教材2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29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4部;“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31部、省“十四五”规划教材9部;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并全部通过教育部验收。学生先后获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0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9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2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