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降低门槛:多所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

更新时间:2025-08-09 09:12:57

近年来,多所高校放宽了转专业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以下是部分高校的最新转专业政策汇总,供家长和准大学生们参考。

01 北京大学

转出条件: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春季学期均可申请转专业,须参加本学期已选课程的期末考试,并接受拟转入院系对其是否达到转入专业基本要求的终审。

转入条件:

1.png

注:因各院校转专业规则不同,详情点击可查询《北京大学校本部2025年转院(系)转专业工作通知》

02 清华大学

转出条件:清华大学允许大一和大二年级的本科生申请转专业。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可以在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进行调整。原则上大一转出学生人数不超出专业基准数的15%,大二转出学生人数不超出本年级专业人数的10%。

转入条件:转专业学生只能申请一个专业。申请跨学科大类转专业的学生转专业后有可能编入低一年级学习。

转专业同学应慎重退课。根据《清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三十九条,学生连续两个学期(春季、秋季)每学期所取得学分(培养方案内课程)少于6学分(含休学前后学期取得学分少于6学分)的予以退学处理。

03 复旦大学

转出条件:除招生时有明确限制的学生外,所有学生均可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的春季学期申请转专业。2025级本科生将推广实施院系内部自由选专业、跨院系自由转专业的政策。

转入条件: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每人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志愿。目前尚在大类内(包括各试验班大类)的学生如申请转专业,应填报本大类之外的其他专业志愿。

3.png

04 上海交通大学

转出条件: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春季学期申请转专业。各学院转出名额不设限制,不得因为成绩、已成功转过专业等原因拒绝学生的转出申请;医学院与本部之间各专业可以互转。

转入条件: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可以填报两个专业志愿,请慎重填报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按顺序录取,优先录取第一志愿,不得更改。

05 武汉大学

转出条件:武汉大学2025年转专业工作通知明确指出了转专业的条件、人数、时间及程序等与转专业流程密切相关的基本信息。各学院也会在转专业程序正式启动前,在学院官网公布当年的转专业程序和遴选方法。

转入条件:部分热门专业如法学院的考核方式较为严格,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对学生的应变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有一定要求。

5.png

06 厦门大学

转出条件:厦门大学全面放开本科转专业,突破了转专业年级和次数的限制。转出不设限(除专项招生规定不予转专业外),转入有考核。每位学生(含医学类)有多次专业选择机会,一至三年级每年两次可申请转专业,每位本科生享有二次成功转专业机会。

转入条件:

6.png

07 北京师范大学

转出条件:北京师范大学全校一、二年级学生拥有转专业机会(招生简章中有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的特定群体除外)。学生可在春季学期自主提出转专业申请,由接收院(系)按转入标准进行公开考核,择优录取。转专业不设转出门槛,且可跨文理大类。

转入条件:学生需满足原专业课程及格且无违纪记录,部分热门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设置额外考核。若转为公费师范生,需履行毕业后回生源地中小学任教6年的义务,违约需退还教育补贴并缴纳违约金。

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转出条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除部分特殊政策要求限制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在大一结束时可以申请转跨大类专业。此后,每学期均可自由申请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转入条件:

8.png

09 西安交通大学

转出条件:学生可零门槛转专业,入校后即可申请转入钱学森班、人工智能班、拔尖计划、越杰计划、未来技术学院等。大一末、大二末、大三末都可申请转专业,转出专业不设置门槛和要求。转专业对全校所有学科开放,不设学科限制。

转入条件:各学院理制定转专业考核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对转入专业的兴趣和潜力,不得以原专业课程成绩设置申请限制。考核由接收学院组织,包括笔试和综合考查(含学业水平考查、面试等),两者成绩原则上各占50%,具体形式和比重由学院自定,且需在实施方案中明确公布考核科目与方式。面试环节须为学生编号,实行“双随机”(随机确定次序、随机抽取试题),并录音录像,面试小组不少于5人且成员须独立评分。

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转出条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破专业壁垒,允许跨学科门类转专业。转出“零门槛”,所有学生都可以申请,不限制成绩排名或挂科门数。转入“有要求”,接收学院会根据人数上限和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转入条件:学生可申请两个专业志愿,按顺序录取且优先考虑第一志愿。在“教务系统—学籍信息—转专业申请”处填写申请原因,并上传申请书、成绩单等材料。部分专业为大类招生,转入后需参加专业分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