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安徽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安徽工业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安徽(本省):
安徽工业大学2024年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32分、物理类533分。
在外省(市):
1、在内蒙古(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78分。
2、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98分、物理类515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58分。
4、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503分。
5、在上海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41分。
二、安徽工业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532 | 462 | 70 |
物理类 | 533 | 465 | 68 |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503 | 434 | 69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512 | 427 | 85 |
历史类 | 514 | 428 | 86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22 | 431 | 91 |
物理类 | 549 | 449 | 100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522 | 370 | 152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518 | 428 | 90 |
物理类 | 520 | 442 | 78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10 | 371 | 139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504 | 380 | 124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23 | 448 | 75 |
历史类 | 551 | 449 | 102 | |
河南(本一) | 理科 | 543 | 511 | 32 |
文科 | 531 | 521 | 10 | |
黑龙江(本科) | 历史类 | 498 | 410 | 88 |
物理类 | 515 | 360 | 155 |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34 | 432 | 102 |
物理类 | 540 | 437 | 103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14 | 422 | 92 |
历史类 | 521 | 438 | 83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35 | 448 | 87 |
历史类 | 551 | 463 | 88 |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485 | 345 | 140 |
历史类 | 485 | 369 | 116 | |
江苏(本科) | 历史类 | 549 | 478 | 71 |
物理类 | 553 | 462 | 91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73 | 368 | 105 |
历史类 | 519 | 400 | 119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478 | 471 | 7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58 | 444 | 14 |
山西(本一B) | 理科 | 516 | 506 | 10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490 | 418 | 72 |
陕西(本一) | 理科 | 488 | 475 | 13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41 | 403 | 38 |
四川(本一) | 理科 | 551 | 539 | 12 |
文科 | 535 | 529 | 6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23 | 492 | 31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安徽工业大学简介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振兴计划专业47个。15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和住建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全国高校第54位。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持续保持全球ESI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全球前5‰,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纳米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获批省级高峰培育学科,5个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提档进位,学校在2023年中国内地高校ESI排名第198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3个,“特殊服役环境的智能装备制造”平台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批成立ISO-TC107/SC9PVD(物理气相沉积涂层)国际标准分委会。
现有教职工221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19人、副高级职称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职工880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8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1.85%),各类国家级人才23人次、省级人才152人次。1名教授荣获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近3年,学校3个学科领域7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学校有24位学者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