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理工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广州城市理工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广东(本省):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2024年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83分、物理类484分。
在外省(市):
1、在山西省(本二C)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80分、历史类402分。
2、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67分、历史类478分。
3、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83分。
4、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76分、历史类430分。
5、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83分、历史类442分。
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462 | 462 | 0 |
物理类 | 467 | 465 | 2 |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47 | 428 | 19 |
物理类 | 449 | 427 | 22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31 | 431 | 0 |
物理类 | 478 | 449 | 29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376 | 370 | 6 |
历史类 | 430 | 421 | 9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483 | 428 | 55 |
物理类 | 484 | 442 | 42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376 | 371 | 5 |
历史类 | 400 | 400 | 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383 | 380 | 3 |
历史类 | 442 | 442 | 0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483 | 483 | 0 |
河北(本科) | 历史类 | 449 | 449 | 0 |
物理类 | 450 | 448 | 2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397 | 396 | 1 |
文科 | 428 | 428 | 0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360 | 360 | 0 |
历史类 | 415 | 410 | 5 |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432 | 432 | 0 |
物理类 | 455 | 437 | 18 | |
湖南(本科) | 历史类 | 438 | 438 | 0 |
物理类 | 439 | 422 | 17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468 | 448 | 20 |
历史类 | 475 | 463 | 12 |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368 | 345 | 23 |
历史类 | 390 | 369 | 21 |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467 | 462 | 5 |
历史类 | 478 | 478 | 0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396 | 368 | 28 |
历史类 | 400 | 400 | 0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360 | 360 | 0 |
文科 | 381 | 381 | 0 | |
宁夏(本二) | 理科 | 382 | 371 | 11 |
文科 | 437 | 419 | 18 | |
青海(本二) | 理科 | 322 | 325 | - |
文科 | 381 | 382 | - | |
山西(本二C) | 理科 | 380 | 418 | - |
文科 | 402 | 446 | -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467 | 459 | 8 |
文科 | 465 | 457 | 8 | |
新疆(本二) | 理科 | 269 | 262 | 7 |
文科 | 310 | 304 | 6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22 | 420 | 2 |
文科 | 480 | 480 | 0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简介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前身是创建于2005年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2011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21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6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6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中科曙光、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优尼冲压、广州发展新能源等一批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联合培养研究生70余人。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9个;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现有市厅级科研平台4个,立足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建设,重视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工作。成立工程研究院,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以及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五年来,学校获批各类科研项目382项,其中纵向项目50项,实到科研项目经费合计6406万元。发表论文1482篇,其中统计源以上论文713篇。申请专利706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22件、PCT国际专利24件;授权专利636件,其中发明专利120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居广东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