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1、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50分。
2、在山东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25分。
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04分、文科509分。
2、在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306分。
3、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93分。
4、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39分、历史类479分。
5、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00分、历史类501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物理类 | 500 | 126050 | 465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历史类 | 501 | 28906 | 462 | |
重庆(本科)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物理类 | 493 | 64680 | 427 |
贵州(本科)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物理类 | 441 | 99206 | 380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历史类 | 489 | 22902 | 442 | |
河北(本科)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物理类 | 507 | 111884 | 448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历史类 | 524 | 25988 | 449 | |
河南(本二)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理科 | 478 | 184813 | 396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文科 | 496 | 41047 | 428 | |
黑龙江(本科)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物理类 | 439 | 56182 | 360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历史类 | 479 | 12013 | 410 | |
内蒙古(本二A)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理科 | 390 | 53096 | 360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文科 | 407 | 15692 | 381 | |
山东(1段)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综合类 | 450 | 303033 | 444 |
山东(2段)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综合类 | 425 | 361643 | 150 |
陕西(本二)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理科 | 451 | 77536 | 372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文科 | 471 | 19508 | 397 | |
四川(本二)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理科 | 504 | 130043 | 459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文科 | 509 | 32849 | 457 |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 文科 | 306 | 5211 | 304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简介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是山东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195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山东省农林干部学校,期间分设为山东省农业干部学校、山东省林业干部学校,1959年又合并为山东省农林干部学校,后又历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五七干部学校、山东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五七干校、山东省省级机关五七干部学校,1979年恢复山东省农林干部学校,1983年改建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改建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济南、齐河、淄博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682.1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1.8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6.0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245.18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10.17万册。建有84个实验室,其中包括10个校企共建实验室,有500亩生态园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8个,拥有智能化设施农业技术及应用、特色农产品采后品控与综合利用两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1个院士工作站、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8个、社会实践基地36个。
回首历史,学校由农而立,因农而兴,依农而盛,虽几经更名,但始终心系“三农”,农业教育初心未改。扎根齐鲁大地、根植农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目前,学校本科教学脚踏实地,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正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