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河南城建学院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19 12:02:41

河南城建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河南城建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河南城建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河南城建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河南(本省):

1、河南城建学院2024年在河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11分。

2、河南城建学院2024年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39分、文科490分。

在外省(市):

1、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51分、文科433分。

2、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05分、文科494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61分。

4、在上海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18分。

5、在山西省(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46分、文科498分。

二、河南城建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48746225
物理类48946524
北京(本科)综合类4354341
重庆(本科)物理类48742760
历史类49442866
福建(本科)历史类46743136
物理类50244953
甘肃(本科)物理类42037050
广东(本科)历史类48942861
物理类49044248
广西(本科)物理类41937148
历史类44740047
贵州(本科)物理类43738057
历史类49544253
海南(本科)综合类4844831
河北(本科)物理类48844840
历史类52644977
河南(本一)理科5115110
河南(本二)理科43939643
文科49042862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40536045
历史类49441084
湖北(本科)物理类48243745
历史类48643254
湖南(本科)物理类45042228
历史类47343835
江西(本科)物理类50144853
吉林(本科)物理类41434569
历史类44036971
江苏(本科)物理类49046228
历史类50847830
辽宁(本科)历史类44840048
物理类45236884
内蒙古(本二A)理科38036020
文科42038139
宁夏(本二)理科40637135
青海(本一)理科3513438
文科43341122
山东(1段)综合类46144417
山西(本二A)理科44641828
文科49844652
陕西(本二)理科44137269
文科47539778
上海(本科)综合类41840315
四川(本二)理科50245943
文科50445747
天津(本科A)综合类50247527
新疆(本二)理科29826236
文科33730433
云南(本二)理科45642036
浙江(1段)综合类4924920
浙江(2段)综合类485269216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平顶山市新城区,南临白龟湖、北倚大香山,这里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学习生活环境宜人。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开展双学位教育,实行全面学分制,实行书院制改革。三年来,在“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励近2000项,李诫书院获批河南省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设有创新创业学院,搭建了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先后获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省级众创空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高校等,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河南省豫中暨城建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市场”设在我校,为学校乃至全省城建类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被MyCOS网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列为中南地区非“211”本科院校第20位,是河南省唯一一所非“211”院校排名进入前20位的高校。学校2012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在《2021中国大学评价》课题成果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学校本科毕业生质量排名位居全省高校第9名。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持续转型发展、深化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为基本战略,提升办学层次,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的高质量,全力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城建大学。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