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山东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更新时间:2024-12-30 18:23:11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农业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山东农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山东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山东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山东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88分。

二、山东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四川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60分。

2、在云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92分、文科518分。

3、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513分、物理类517分。

4、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58分。

5、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38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山东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山东农业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3018512462
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3481808465
北京(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综合类55120749434
重庆(本科)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1312268428
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1751095427
福建(本科)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0112296431
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3947758449
甘肃(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49534795370
广东(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14123116442
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1530421428
广西(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48268660371
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1013968400
贵州(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46677049380
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0617297442
海南(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综合类53826380483
河北(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2290382448
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5514543449
河南(本一)山东农业大学理科522112738511
山东农业大学文科53419197521
黑龙江(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45848995360
湖北(本科)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2415461432
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2568678437
湖南(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486105283422
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1718421438
江西(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1966597448
吉林(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46735431345
江苏(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3698546462
山东农业大学历史类54918742478
辽宁(本科)山东农业大学物理类50252113368
内蒙古(本二A)山东农业大学理科42542122360
宁夏(本二)山东农业大学理科40120625371
山东农业大学文科4834360419
青海(本一)山东农业大学理科37912186343
山东农业大学文科4303497411
山东(1段)山东农业大学综合类488208013444
山西(本二A)山东农业大学理科49251943418
山东农业大学文科50410060446
陕西(本二)山东农业大学理科43688811372
山东农业大学文科48016536397
四川(本一)山东农业大学理科56059985539
四川(本二)山东农业大学理科53193315459
山东农业大学文科51131464457
天津(本科A)山东农业大学综合类51933464475
新疆(本二)山东农业大学理科37820074262
山东农业大学文科4433185304
云南(本一)山东农业大学理科52238020505
云南(本二)山东农业大学理科49255466420
山东农业大学文科51826694480
浙江(1段)山东农业大学综合类492178059492
浙江(2段)山东农业大学综合类488181716269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山东农业大学简介

学校是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深造率平均在38%以上,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00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5项。建校以来,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印象初、朱兆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山仑、于振文、李玉、李培武,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克丽,欧洲科学院院士时玉舫,4位“长江学者”,12位国家杰青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26万余人。

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和崇高精神品质,提出了“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登高必自”的校训,凝练了以“树人、求真、包容、开放”为核心的大学文化,铸就了“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为核心元素的农大精神。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