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陕西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05分、文科435分。
二、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13分、文科441分。
2、在云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20分、文科484分。
3、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05分、历史类440分。
4、在河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66分、历史类466分。
5、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75分、物理类481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历史类 | 475 | 39601 | 462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481 | 153350 | 465 | |
重庆(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432 | 95321 | 427 |
甘肃(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405 | 75972 | 370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历史类 | 440 | 19527 | 421 | |
广西(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 | - | 371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历史类 | 398 | 53679 | 400 | |
贵州(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396 | 141256 | 380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历史类 | 446 | 40640 | 442 | |
河北(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466 | 178082 | 448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历史类 | 466 | 55844 | 449 | |
河南(本二)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理科 | 413 | 300034 | 396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文科 | 441 | 85422 | 428 | |
湖北(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437 | 140240 | 437 |
湖南(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427 | 183616 | 422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历史类 | 448 | 50051 | 438 | |
江苏(本科)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物理类 | 462 | 187958 | 462 |
宁夏(本二)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理科 | 393 | 22342 | 371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文科 | 452 | 7035 | 419 | |
青海(本二)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文科 | 395 | 5725 | 382 |
山西(本二C)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文科 | 427 | 6723 | 446 |
陕西(本二)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理科 | 405 | 110838 | 372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文科 | 435 | 32684 | 397 | |
四川(本二)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文科 | 480 | 56546 | 457 |
新疆(本二)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理科 | 287 | 37478 | 262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文科 | 314 | 13123 | 304 | |
云南(本二)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理科 | 420 | 104989 | 420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 文科 | 484 | 43026 | 480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简介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古长安,东依历史文化厚重的少陵塬,南眺秦岭,西临现代化大学城,北与市区融合。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学校共开设3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文、医、教、工为主,理、经、管、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国际学院等二级学院。
学校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以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意见为指南,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为主,兼顾医学、艺术学、理学的学科布局;形成教师教育类、计算机类、健康护理类等专业群。专业建设坚持分层建设、扎实推进的思路,按照国家一流、省级“一流专业”、校级重点专业三个建设层次,系统推进专业建设。现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