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安徽(本省):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在安徽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296分、物理类317分。
在外省(市):
1、在陕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220分、历史类276分。
2、在广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39分、历史类366分。
3、在海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49分。
4、在内蒙古(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217分、历史类251分。
5、在江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352分、物理类366分。
二、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专科) | 历史类 | 296 | 200 | 96 |
物理类 | 317 | 200 | 117 | |
甘肃(专科) | 物理类 | 245 | 160 | 85 |
历史类 | 306 | 160 | 146 | |
广东(专科) | 历史类 | 378 | 200 | 178 |
物理类 | 405 | 200 | 205 | |
广西(专科) | 物理类 | 339 | 200 | 139 |
历史类 | 366 | 200 | 166 | |
贵州(专科) | 物理类 | 317 | 180 | 137 |
历史类 | 347 | 180 | 167 | |
海南(专科) | 综合类 | 449 | 250 | 199 |
河北(专科) | 历史类 | 347 | 200 | 147 |
物理类 | 395 | 200 | 195 | |
河南(专科) | 理科 | 329 | 185 | 144 |
文科 | 318 | 185 | 133 | |
黑龙江(专科) | 物理类 | 303 | 160 | 143 |
历史类 | 327 | 160 | 167 | |
湖北(专科) | 历史类 | 318 | 200 | 118 |
物理类 | 364 | 200 | 164 | |
湖南(专科) | 历史类 | 334 | 200 | 134 |
物理类 | 361 | 200 | 161 | |
江西(专科) | 历史类 | 352 | 270 | 82 |
物理类 | 366 | 240 | 126 | |
内蒙古(专科) | 理科 | 217 | 160 | 57 |
文科 | 251 | 160 | 91 | |
宁夏(专科) | 理科 | 232 | 200 | 32 |
文科 | 321 | 200 | 121 | |
山西(专科) | 理科 | 218 | 130 | 88 |
文科 | 251 | 130 | 121 | |
陕西(专科) | 理科 | 220 | 150 | 70 |
文科 | 276 | 150 | 126 | |
四川(专科) | 理科 | 382 | 150 | 232 |
文科 | 371 | 150 | 221 | |
云南(专科) | 理科 | 330 | 200 | 130 |
文科 | 350 | 200 | 150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首批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安徽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专升本联合培养试点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和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安徽理工技师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首批技师学院。
学校始建于1951年4月,由淮河能源集团举办。先后经历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矿务局医科大学、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开始高职招生。200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淮南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淮南煤炭体育运动学校,合并成立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大力发展本科教育,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开展安全工程、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教育,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工程、学前教育、会计、电子商务、护理学、艺术设计等在校生14个专业专升本自学助考。形成了本科、高职、中职教育,国际教育,继续教育,技工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完整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