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云南(本省):
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24年在云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31分、文科488分。
2、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24年在云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37分、文科427分。
在外省(市):
1、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09分、文科512分。
2、在河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97分、文科520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62分。
4、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89分、文科493分。
5、在江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77分、文科502分。
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92 | 428 | 64 |
物理类 | 500 | 427 | 73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73 | 431 | 42 |
物理类 | 513 | 449 | 64 |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489 | 442 | 47 |
历史类 | 493 | 428 | 65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50 | 371 | 79 |
历史类 | 460 | 400 | 6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72 | 380 | 92 |
历史类 | 492 | 442 | 50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62 | 483 | 79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497 | 448 | 49 |
历史类 | 520 | 449 | 71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11 | 396 | 15 |
文科 | 494 | 428 | 66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17 | 360 | 57 |
历史类 | 452 | 410 | 42 |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486 | 432 | 54 |
物理类 | 496 | 437 | 59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70 | 422 | 48 |
历史类 | 475 | 438 | 37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477 | 448 | 29 |
历史类 | 502 | 463 | 39 |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427 | 345 | 82 |
历史类 | 467 | 369 | 98 | |
辽宁(本科) | 历史类 | 441 | 400 | 41 |
物理类 | 453 | 368 | 85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379 | 360 | 19 |
文科 | 404 | 381 | 23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2 | 444 | 18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43 | 372 | 71 |
文科 | 459 | 397 | 62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09 | 459 | 50 |
文科 | 512 | 457 | 55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31 | 420 | 11 |
文科 | 488 | 480 | 8 | |
云南(专科) | 理科 | 337 | 200 | 137 |
文科 | 427 | 200 | 227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简介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特色学院:傣医药学院(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洱茶学院(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珠宝学院(位于保山腾冲市)
滇西大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大学及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大学等多所高校全方位的支持,部属高校挂职干部人才、银龄教师等广泛参与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与普洱茶集团、东方金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物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立体化培养。多渠道补充人员队伍力量,注重调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实现从无到有、高起点、高速度发展。部省属高校组团借力借脑式对口帮扶派出挂职干部人才到学校指导工作,引领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聘请银龄教师、特聘教师深入一线教研,通过“传、帮、带”,变“输血”为“造血”。引进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应用型研究人才24人。14名青年教师通过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总部教职工从筹建初期的4人增加到375人(含事业编、非事业编教职工),博士从1人增加到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从2人增加到45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