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5-10-10 09:52:09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吉林(本省):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在吉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64分、历史类395分。

在外省(市):

1、在陕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76分、历史类392分。

2、在广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339分、物理类349分。

3、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92分。

4、在宁夏(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56分、历史类408分。

5、在山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71分、历史类391分。

二、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专科)历史类409200209
物理类437200237
福建(专科)历史类332220112
物理类421220201
甘肃(专科)物理类372160212
历史类403160243
广西(专科)历史类339200139
物理类349200149
贵州(专科)物理类378180198
历史类390180210
河北(专科)历史类430200230
物理类432200232
河南(专科)理科379185194
文科389185204
黑龙江(专科)物理类351160191
历史类399160239
湖北(专科)历史类395200195
物理类415200215
湖南(专科)物理类402200202
历史类402200202
江西(专科)物理类418240178
历史类432270162
吉林(专科)物理类364160204
历史类395160235
辽宁(专科)历史类403150253
物理类404150254
内蒙古(专科)理科279160119
文科357160197
宁夏(专科)理科356200156
文科408200208
青海(专科)理科307150157
文科365150215
山东(2段)综合类439150289
山西(专科)理科371130241
文科391130261
陕西(专科)理科376150226
文科392150242
四川(专科)理科444150294
文科423150273
天津(专科)综合类241120121
新疆(专科)理科253140113
文科281140141
新疆(专科(单列类外语))理科23014090
云南(专科)理科365200165
文科445200245
浙江(1段)综合类4924920
浙江(2段)综合类447269178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是建校于1948年的吉林铁路职工学校和1958年的吉林铁路职工业余大学,1961年曾改名为吉林铁道学院,举办过本科层次教育。2005年8月,学院由行业办学移交地方办学。2006年2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改建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吉林省“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职业本科大学建设实现突破,被列入吉林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院一直坚持“根植铁路,服务吉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荣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职业技能型”的办学类型,坚持“打造高寒高铁高端工匠人才育训高地”的办学基点,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入合作、国际化办学深入开展”的办学特色。

学院设有东北亚高铁学院、铁道运输学院、高铁综合技术学院、铁道工程学院、铁道机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乡村发展学院)、高寒高铁学院10个二级学院,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部、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产教融合中心、国际交流学院6个教学单位。学院现开设41个专业,构建“铁路专业引领,城轨、汽车、管理等非铁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形成“特色鲜明、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体系。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