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学院2023年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赶考生志愿填报平台通过计算该校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差得知:今年考上四川民族学院本科批最容易的是青海省考生,最难的是青海省考生;今年考上四川民族学院专科批最容易的是四川省考生,最难的是四川省考生!
以下为最新2023年四川民族学院在各省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分差一览表,为预测2024年四川民族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志愿填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川民族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参考):
一、四川民族学院2023录取分数线
在四川(本省):
1、四川民族学院2023年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文科505分、理科476分。
2、四川民族学院2023年在四川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文科460分、理科430分。
3、四川民族学院2023年在四川省(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理科475分。
在外省(市):
1、2023年在甘肃省(普通类本科二批K段)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文科452分。
2、2023年在重庆市(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历史类482分、物理类471分。
3、2023年在海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综合类559分。
4、2023年在云南省(普通类本科二批及预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文科524分、理科478分。
5、2023年在青海省(藏文班本科一段)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文科484分、理科467分。
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二、四川民族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559 | 483 | 76 |
重庆(本科批) | 历史类 | 482 | 407 | 75 |
物理类 | 471 | 406 | 65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文科 | 524 | 465 | 59 |
理科 | 478 | 405 | 73 | |
贵州(本科二批) | 文科 | 528 | 477 | 51 |
理科 | 441 | 371 | 70 | |
四川(本科二批) | 文科 | 505 | 458 | 47 |
理科 | 476 | 433 | 43 | |
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理科) | 475 | 433 | 42 | |
四川(专科批) | 文科 | 460 | 150 | 310 |
理科 | 430 | 150 | 280 | |
甘肃(本科二批K段) | 文科 | 452 | 420 | 32 |
青海(本科一段) | 文科 | 412 | 406 | 6 |
藏文班(文科) | 484 | 406 | 78 | |
理科 | 361 | 330 | 31 | |
藏文班(理科) | 467 | 330 | 137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通过以上最低分差数据分析得知:
本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青海省(普通类本科一段文科)录取最低分是412分(最低分差6分);录取最难的是青海省(藏文班本科一段理科)录取最低分是467分(最低分差137分)
专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四川省(普通类专科批理科)录取最低分是430分(最低分差280分);录取最难的是四川省(普通类专科批文科)录取最低分是460分(最低分差310分)
附:四川民族学院简介
四川民族学院是四川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也是中央布局在康巴地区的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院校,位于“溜溜的山、洁白的云、奔腾的河、迅疾的风”之间的四川省康定市姑咱镇。学校依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坐落于蜀山之王贡嘎山下,西靠世界情歌故里康定,东望高耸入云的二郎山,南邻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泸定,北接丹巴美人谷和仙境般的甲居藏寨,共和国最美景观大道318线从校园旁边迤逦而过,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从这里不舍昼夜奔流入海。闻莺起舞,枕涛入眠,白云诗意,书海蓝天。学校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是省级“园林式校园”。
学校现设有33个本科专业、1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9个专科专业和民族预科教育,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000余人,占33%;有成教学生9000余人。现有校园面积625亩,校舍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2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70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百万册,电子图书40余万册。现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00余人。学校建有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33个,设有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等考点。
学校致力于民族文化研究,倾心康巴文化传承。建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康巴文化研究中心、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康巴文化社科普及基地,以康巴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派藏医药、康巴生物多样性等特色研究为重点,成立了14个特色研究中心和14个特色研究所,建有康巴文献馆、藏文古籍文献馆,收集整理康巴地区文献资料3万余册(函),拥有全套德格印经院典藏经籍,为建设好甘孜州文献资料中心、推进涉藏地区研究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每年举办康巴发展研讨会、康巴文化科普周等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省级刊物《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和校级辑刊《康巴研究》,先后完成了《康巴民族文化史》《甘孜州稳定与发展研究》《四川藏区双语教育研究》《四川藏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等国家、省(部)、州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0项,出版著作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形成了研究康巴地区的优势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