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台州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台州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浙江(本省):
1、台州学院2024年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92分。
2、台州学院2024年在浙江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90分。
在外省(市):
1、在内蒙古(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29分。
2、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42分、文科495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61分。
4、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18分、文科516分。
5、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15分、理科517分。
二、台州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19 | 465 | 54 |
历史类 | 520 | 462 | 58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05 | 431 | 74 |
物理类 | 527 | 449 | 78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78 | 370 | 108 |
历史类 | 502 | 421 | 81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74 | 371 | 103 |
历史类 | 493 | 400 | 93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42 | 380 | 62 |
历史类 | 495 | 442 | 53 |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11 | 448 | 63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06 | 396 | 10 |
文科 | 508 | 428 | 80 | |
黑龙江(本科) | 历史类 | 499 | 410 | 89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15 | 432 | 83 |
物理类 | 517 | 437 | 80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65 | 422 | 43 |
历史类 | 477 | 438 | 39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17 | 448 | 69 |
历史类 | 530 | 463 | 67 |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445 | 345 | 100 |
历史类 | 511 | 369 | 142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68 | 368 | 100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29 | 360 | 69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1 | 444 | 17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48 | 418 | 30 |
文科 | 473 | 446 | 27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50 | 372 | 78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18 | 459 | 59 |
文科 | 516 | 457 | 59 |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75 | 262 | 113 |
文科 | 431 | 304 | 127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83 | 420 | 63 |
文科 | 549 | 480 | 69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492 | 492 | 0 |
浙江(2段) | 综合类 | 490 | 269 | 221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台州学院简介
台州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办学体制的一所综合性普通高校,办学源头上溯至1907年成立的三台中学堂简易师范科,1958年开办高等教育,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台州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本科,2008年以17A2B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入选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20年进入中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前十强,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教授为名誉校长。
学校在发展历程中海纳百川,1995-2007年间,原台州教师进修学院、临海师范学校、台州卫生学校、温岭师范学校相继并入,并先后获得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省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浙江建设突出贡献集体、省绿色学校、省4A级平安校园、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单位等称号。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学位点一体化建设,“将学科专业建在产业上、把人才培养放到车间里、让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紧紧围绕区域先进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了制药化工、材料建筑、智能制造、电气信息、生命环保等一批与产业群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学科专业群,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省级一流学科6个、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各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7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各1个,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生态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入艾瑞深校友会学科排名“中国高水平学科”序列,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0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总数及资助金额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设立55个本科专业,工科专业接近50%,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通过国家认证,获批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