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4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6-20 18:17:38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浙江(本省):

1、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年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92分。

2、浙江中医药大学2024年在浙江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91分。

在外省(市):

1、在河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35分。

2、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07分、理科549分。

3、在上海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90分。

4、在云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15分。

5、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437分、理科530分。

二、浙江中医药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54246280
物理类56046595
福建(本科)历史类48643155
物理类557449108
甘肃(本科)历史类43742116
物理类530370160
广东(本科)历史类50742879
物理类549442107
广西(本科)物理类41637145
历史类42340023
贵州(本科)历史类4454423
物理类46638086
海南(本科)综合类600483117
河北(本科)物理类50144853
历史类568449119
河南(本一)理科53551124
湖北(本科)历史类47443242
物理类574437137
湖南(本科)历史类4434385
物理类51342291
江西(本科)历史类4634630
物理类54144893
江苏(本科)历史类4784780
物理类572462110
辽宁(本科)物理类531368163
历史类540400140
青海(本一)理科37834335
山东(1段)综合类52144477
山西(本一B)理科5125066
山西(本二A)理科49041872
陕西(本一)理科52447549
上海(本科)综合类49040387
四川(本一)理科5395390
天津(本科A)综合类56747592
新疆(本一)理科521390131
云南(本一)理科51550510
浙江(1段)综合类4924920
浙江(2段)综合类491269222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现有滨文校区和富春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下设20个二级学院(教学单位),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等3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附属省立同德医院、附属温州市中医院、附属宁波市中医院等4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硕博士研究生52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名中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等一大批专家学者。

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入选浙江省登峰学科建设计划,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中列779位(中医药院校第二位),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和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53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的高校,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医学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4个。拥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和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