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山东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综合类:(1段)工商管理类556分(位次67382),化工与制药类547分(位次8060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68分(位次51338),法语536分(位次100535)。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重庆工商大学在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综合类
2024年,重庆工商大学在山东综合类1段共招生23个专业,涵盖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会计学、法学类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98 | 185118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食品安全与检测 | 509 | 158903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工程管理 | 531 | 111179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金融学 | 531 | 109826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法语 | 536 | 100535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42 | 90694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物流管理 | 545 | 84591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化工与制药类 | 547 | 80602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智能车辆工程 | 548 | 79997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549 | 78458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智能制造工程 | 551 | 74402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商务英语 | 554 | 69773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工商管理类 | 556 | 67382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56 | 66904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金融工程 | 563 | 58089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人工智能 | 566 | 54270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电子信息工程 | 567 | 53373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68 | 51338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69 | 50253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71 | 48055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财政学类 | 575 | 43766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会计学 | 578 | 40517 |
重庆工商大学 | 山东 | 综合类 | 1段 | 法学类 | 585 | 34052 |
从上表可以看出,重庆工商大学的法学类专业在综合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585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498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二、重庆工商大学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高水平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抢抓高等教育发展重大机遇,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积极促进科学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有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6个教育部、科技部和重庆市级科研机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项。近5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0项,每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均保持在20项以上,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和市属高校前列。组织教师围绕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开展研究,近年来提交智库成果850余份,60余份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人批示。200余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入选中国大学专利转让60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