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辽宁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1、物理类:(本科批)草业科学566分(位次25528),给排水科学与工程559分(位次28052),物理学600分(位次14612),实验动物学584分(位次19466)。
2、历史类:(本科批)法学604分(位次1740),经济学583分(位次3085),汉语言文学608分(位次1540),广播电视学573分(位次3917)。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扬州大学在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1、物理类
2024年,扬州大学在辽宁物理类本科批共招生17个专业,涵盖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59 | 28052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环境工程 | 565 | 25893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草业科学 | 566 | 25528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土木工程 | 567 | 25187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植物保护 | 572 | 23517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农学 | 573 | 23199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生物制药 | 582 | 20108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实验动物学 | 584 | 19466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工程管理 | 586 | 18830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化学 | 591 | 17258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水利水电工程 | 593 | 16606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94 | 16329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动物医学 | 599 | 14879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物理学 | 600 | 14612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02 | 14082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11 | 11677 |
扬州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13 | 11122 |
从上表可以看出,扬州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物理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613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559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2、历史类
2024年,扬州大学在辽宁历史类本科批共招生5个专业,包含广播电视学、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扬州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日语 | 559 | 5155 |
扬州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广播电视学 | 573 | 3917 |
扬州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经济学 | 583 | 3085 |
扬州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法学 | 604 | 1740 |
扬州大学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 | 608 | 1540 |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608分的录取分数线成为历史类中分数最高的专业,显示出较高的考生认可度。日语专业则以559分成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报考相对较冷门。
二、扬州大学简介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0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7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800多项,年科技总经费11.9亿多元,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7项、何梁何利基金奖3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项。研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连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十三五”以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项(第一完成单位5项),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全覆盖”;获得部省级自然科学类成果奖152项(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等奖16项,人文社科类部省级成果奖105项(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等奖22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