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专业2024年在辽宁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1、物理类:(本科批)地球物理学610分(位次11919),机械类622分(位次8928),土木类588分(位次18197),地球物理学类595分(位次16068)。
2、历史类:(本科批)工商管理类593分(位次2395),广播电视学589分(位次2674),法学606分(位次1646),行政管理596分(位次2206)。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1、物理类
202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辽宁物理类本科批共招生19个专业,涵盖了数学类、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类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土木类 | 588 | 1819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海洋科学类 | 592 | 1692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土地资源管理 | 594 | 1632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地球物理学类 | 595 | 1606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应急管理 | 595 | 1606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地质类 | 600 | 1461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 | 601 | 1435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601 | 1435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地质学类 | 603 | 1381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04 | 1352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地理科学类 | 605 | 13240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材料类 | 607 | 1273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石油工程 | 608 | 1246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地球物理学 | 610 | 11919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测绘类 | 611 | 1167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机械类 | 622 | 892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数学类 | 623 | 869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电子信息类 | 626 | 800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计算机类 | 629 | 7372 |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计算机类专业在物理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629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土木类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588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2、历史类
202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辽宁历史类本科批共招生4个专业,包含广播电视学、工商管理类、法学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广播电视学 | 589 | 2674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工商管理类 | 593 | 2395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行政管理 | 596 | 220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 | 法学 | 606 | 1646 |
法学专业以606分的录取分数线成为历史类中分数最高的专业,显示出较高的考生认可度。广播电视学专业则以589分成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报考相对较冷门。
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万人,包括本科生1.9万人、硕士研究生1.2万人、博士研究生0.2万人,其中国际学生0.1万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2万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