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凯里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凯里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凯里学院在贵州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凯里学院
2025年贵州高考考生要想上凯里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9分左右(位次1960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91分左右(位次145894名左右)。
1、2024年凯里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8分(位次35286),物理类为416分(位次123792)。
2、2023年凯里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1分(位次27994),物理类为389分(位次116383)。
3、2022年凯里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3分(位次25905),物理类为398分(位次93328)。
注:以上只是贵州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凯里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凯里学院在贵州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历史类) | 本科 | 458 | 35286 | 442 |
2024 | 贵州(历史类) | 本科 | 477 | 27549 | 442 |
2024 | 贵州(历史类) | 本科 | 487 | 23778 | 442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01 | 27994 | 477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21 | 18395 | 477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03 | 25905 | 471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14 | 21212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416 | 123792 | 380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432 | 108098 | 380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432 | 108178 | 380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89 | 116383 | 371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10 | 93230 | 371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18 | 85476 | 371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98 | 93328 | 360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11 | 81474 | 3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凯里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凯里学院简介
凯里学院坐落在被誉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锦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贵州省凯里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2023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凯里学院协议,凯里学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23年12月,凯里学院成为省属省管高校。
学校源于1958年创办的黔东南大学,与延边大学、吉首大学同为国家在少数民族自治州建立的三所民族高等学府,校名几经更迭变迁。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由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凯里学院;200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凯里经济开发区新校区,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占地1676亩,校舍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0万册、电子图书114万余册,硕博论文553万余册,电子期刊15万余册。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950人,其中,正高职称148人、副高职称355人,博士138人、硕士586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金师”(教学名师)共5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等近30人;各级各类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团队1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