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民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民族大学在新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民族大学
2025年新疆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民族大学本科批:文科预估需356分左右(位次8819名左右),理科预估需319分左右(位次31142名左右)。
1、2024年西北民族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40分(位次2984),物理类为311分(位次32935)。
2、2023年西北民族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58分(位次3261),物理类为314分(位次10811)。
3、2022年西北民族大学在新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99分(位次632),物理类为302分(位次10017)。
注:以上只是新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民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民族大学在新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 | 372 | 7533 | 304 |
2024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40 | 2984 | 304 |
2023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 | 414 | 7145 | 354 |
2023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58 | 3261 | 354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 | 402 | 6533 | 334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单列类民族语文) | 299 | 632 | 334 |
2022 | 新疆(历史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25 | 3123 | 33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 | 311 | 32935 | 262 |
2024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23 | 10125 | 262 |
2023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 | 371 | 22659 | 285 |
2023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14 | 10811 | 285 |
2022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 | 367 | 23643 | 290 |
2022 | 新疆(物理类)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302 | 10017 | 2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肇始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后民族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基础上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6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16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2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和协同创新中心13个。建有国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4个,其他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1个。定期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CSSCI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其中《西北民族研究》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期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