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考生多少分能上厦门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厦门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厦门大学在重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重庆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厦门大学
2024年重庆新高考考生要想上厦门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586分左右(位次9655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582分左右(位次1634名左右)。
1、2023年厦门大学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83分(位次10429),历史类为580分(位次1812)。
2、2022年厦门大学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73分(位次12550),历史类为572分(位次2443)。
3、2021年厦门大学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94分(位次16986),历史类为590分(位次3503)。
注:以上只是重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厦门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厦门大学在重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 | 623 | 3266 | 406 |
2023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预科班) | 610 | 5068 | 406 |
2023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马来西亚分校) | 583 | 10429 | 406 |
2023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B段(国家专项计划) | 611 | 4909 | - |
2022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 | 622 | 2636 | 411 |
2022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预科班) | 606 | 4907 | 411 |
2022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马来西亚分校) | 573 | 12550 | 411 |
2021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 | 651 | 2816 | 446 |
2021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马来西亚分校) | 613 | 10650 | 446 |
2021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批(定向西藏就业) | 594 | 16986 | 44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批 | 616 | 489 | 407 |
2023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批(预科班) | 598 | 1012 | 407 |
2023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批(马来西亚分校) | 580 | 1812 | 407 |
2023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B段(国家专项计划) | 612 | 578 | - |
2022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批 | 616 | 432 | 415 |
2022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批(预科班) | 603 | 784 | 415 |
2022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批(马来西亚分校) | 572 | 2443 | 415 |
2021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批 | 638 | 431 | 456 |
2021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批(马来西亚分校) | 590 | 3503 | 45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厦门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厦门大学简介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 ,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学校发来贺信。贺信指出,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3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