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6分左右(位次3522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62分左右(位次180016名左右)。
1、202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4分(位次27966),物理类为502分(位次122778)。
2、202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4分(位次30037),物理类为459分(位次127143)。
3、2022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5分(位次26588),物理类为471分(位次120220)。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504 | 27966 | 462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一 | 517 | 16072 | 495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84 | 30037 | 44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一 | 542 | 11483 | 523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515 | 26588 | 4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02 | 122778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05 | 118472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26 | 90801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56 | 58330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22 | 63247 | 482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59 | 127143 | 427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29 | 56535 | 491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71 | 120220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18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国家重大疫情中西医结合救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是黑龙江省首家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的中医院,为全国首批现代化中医院建设单位。附属第三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原隶属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转隶,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2022年9月,医院转型升级为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第四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原隶属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2019年6月转隶,是集公益性、综合性、示范性职能为一体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在着力打造以康复特色为引领的新型现代化中医医院。四所附属医院现有床位4500余张,有国家重点专科25个、省级重点专科31个,年均门诊量150万人次,树立了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旗帜,为保障龙江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4068人(校本部837人),有专任教师1140人,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61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学校启动实施“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