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景德镇陶瓷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景德镇陶瓷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7分左右(位次1968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20分左右(位次114819名左右)。
1、2024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3分(位次31320),物理类为522分(位次111225)。
2、2023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2分(位次22517),物理类为522分(位次110166)。
3、2022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1分(位次97087),物理类为514分(位次120823)。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景德镇陶瓷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13 | 31320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0 | 22820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2 | 22517 | 433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41 | 97087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8 | 34905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9 | 34612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15 | 30618 | 43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2 | 111225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5 | 106018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2 | 110166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7 | 103946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4 | 120823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8 | 11505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5 | 103998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陶瓷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景德镇陶瓷大学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师资队伍:学校遵循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汇聚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陶瓷艺术家、雕塑家和陶瓷工程专家、学者。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00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2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以及“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省“双千计划”人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省突出贡献人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文化名家、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有特色、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荣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600余项,其中: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14项及最佳创意奖、先进集体奖和最佳人气奖;“红色走读”成果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全国25项,江西2项)和“最具感染力”作品。学校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学业、专业、就业、职业、创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创业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江西省唯一)。学校毕业生与陶瓷类专业相关的有一半之多,35%以上选择在本省就业创业,30%左右选择在陶瓷行业就业创业,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