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沈阳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沈阳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沈阳师范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江苏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沈阳师范大学
2024年江苏新高考考生要想上沈阳师范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497分左右(位次129889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512分左右(位次34801名左右)。
1、2023年沈阳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496分(位次131452),历史类为510分(位次35865)。
2、2022年沈阳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487分(位次120091),历史类为502分(位次36011)。
3、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494分(位次92664),历史类为505分(位次38007)。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沈阳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沈阳师范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558 | 69273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543 | 83977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512 | 115419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512 | 115419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496 | 131452 | 448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540 | 65402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520 | 86706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519 | 87761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493 | 114387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487 | 120091 | 429 |
2021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514 | 71997 | 417 |
2021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498 | 88572 | 417 |
2021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批 | 494 | 92664 | 41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批 | 530 | 26284 | 474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批 | 510 | 35865 | 474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批 | 523 | 23666 | 471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批 | 502 | 36011 | 471 |
2021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批 | 532 | 23046 | 476 |
2021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批 | 505 | 38007 | 47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沈阳师范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沈阳师范大学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连续进入“上海软科”全国最好大学排名200强。
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9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5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中试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41个,其中研究基地29个、科普基地5个、校地校企研究院2个、新型智库5个;省级科研团队26个,其中创新团队13个、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科技特派团10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团1个。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72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8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3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615部,授权专利2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459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有99件议案建议被全国省人大代表采纳,有55件决策咨政报告获得国家和省市领导的批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