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南民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南民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南民族大学在贵州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贵州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南民族大学
2025年贵州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8分左右(位次1988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93分左右(位次143923名左右)。
1、2024年西南民族大学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61分(位次34231),理科为415分(位次124736)。
2、2023年西南民族大学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99分(位次28693),理科为389分(位次116009)。
3、2022年西南民族大学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3分(位次42867),理科为368分(位次123623)。
注:以上只是贵州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南民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南民族大学在贵州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文科) | 本科 | 461 | 34231 | 442 |
2024 | 贵州(文科) | 本科 | 525 | 12102 | 442 |
2024 | 贵州(文科) | 本科 | 542 | 8561 | 442 |
2023 | 贵州(文科) | 本一 | 545 | 10290 | 545 |
2023 | 贵州(文科) | 本一 | 547 | 9992 | 545 |
2023 | 贵州(文科) | 本二 | 499 | 28693 | 477 |
2023 | 贵州(文科) | 本二 | 503 | 26637 | 477 |
2023 | 贵州(文科) | 本二 | 509 | 23914 | 477 |
2022 | 贵州(文科) | 本一 | 570 | 5790 | 549 |
2022 | 贵州(文科) | 本一 | 574 | 5196 | 549 |
2022 | 贵州(文科) | 本二 | 473 | 42867 | 471 |
2022 | 贵州(文科) | 本二 | 531 | 14961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理科) | 本科 | 415 | 124736 | 380 |
2024 | 贵州(理科) | 本科 | 481 | 64868 | 380 |
2024 | 贵州(理科) | 本科 | 507 | 46907 | 380 |
2023 | 贵州(理科) | 本一 | 466 | 47207 | 459 |
2023 | 贵州(理科) | 本一 | 483 | 37934 | 459 |
2023 | 贵州(理科) | 本二 | 389 | 116009 | 371 |
2022 | 贵州(理科) | 本一 | 452 | 49313 | 451 |
2022 | 贵州(理科) | 本一 | 483 | 32253 | 451 |
2022 | 贵州(理科) | 本二 | 368 | 123623 | 3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南民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南民族大学简介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励精图治,笃行致远。学校现有26个学院,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涵盖12个学科门类的本科招生专业72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培育)学科10个,工程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含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6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0个,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连续十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
开放办学,多元融合。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近年来,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8个省区市在内的30多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记功集体”。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5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600余人次留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