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高考历史类考生33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3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辽宁历史类33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辽宁高考历史类33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辽宁高考历史类33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公办)、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民办)、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291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辽宁高考文史类33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辽宁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34分的院校一共有3所。其中公办院校3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3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334/35191 |
2024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334/35191 |
2023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334/43263 |
在辽宁历史类33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辽宁高考历史类33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辽宁高考历史类33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于1984年由民政部创办,1999年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成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省教育厅直属高校;入选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建设单位、全国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学校始终锚定“一个特色 两个面向”战略定位,坚持民政民生特色,面向现代服务业,面向智能制造业,着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模范教工之家”“全国敬老文明号”等。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2023年,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学校排名全国第8。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的“2023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学校在综合类榜单中名列全国第6。
2、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山东省第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日照经贸学校)和日照水产技工学校并入我校。学校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办学宗旨。
专业(群)建设方面,学校根植地方产业发展,专业设置随区域产业发展动态调整,形成了“地方发展和培育什么主导产业,学校就设置和建设什么专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聚焦日照主导产业,按照“衔接产业、优化布局、重点突破、梯度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对接“向海经济”、现代高效农业、现代建筑业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打造水产养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对接精品钢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建设省内领先、骨干培育的智能制造、汽车服务、文化创意设计、软件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对接现代服务、精品旅游等产业领域,建设基础支撑、特色发展的旅游服务、会计、商务与管理、航空工程与管理等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建设了国家示范专业5个、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9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牵头成立了海洋与渔业、艺术2个省级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简介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是广东省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钟南山担任名誉院长。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立足于服务广州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商贸两大板块,以番禺校区(毗邻广州大学城)为中心,北进广州开发区、南拓南沙自贸区,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开设12个二级学院,八大专业群,共32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现为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应急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建设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学院职教联盟牵头单位,拥有全国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全国教师实践流动站、全国校企协同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省大功率智能控制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级平台基地30余个,获全国科技服务案例20强,全国校企合作就业竞争力50强,2022年列入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