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类考生56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6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历史类56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北高考历史类56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历史类56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华中农业大学(公办)、西南石油大学(公办)、湖北大学(公办)、中国民航大学(公办)、海南大学(公办),一共69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文史类56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69分的院校一共有21所。其中公办院校21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华中农业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5973 |
2024 | 西南石油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5973 |
2024 | 西南石油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5973 |
2023 | 西南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5605 |
2023 | 北京体育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5605 |
2023 | 浙江工商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5605 |
2022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4564 |
2022 | 西南财经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4564 |
2022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569/4564 |
在湖北历史类56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北高考历史类56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历史类56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北京体育大学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体育工程学部4个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部下设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心理学院等7个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等8个学院;奥林匹克运动学部下设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中国足球教练员学院)、中国篮球运动学院等9个学院(校);体育工程学部下设体育工程学院。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2、武汉理工大学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5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近7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是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7000余人,博士、硕士生23000余人,留学生900余人。
学校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路交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5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平台。学校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异地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校企科技合作平台等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机构166个。近五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及以上奖励121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4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458项,作为第一专利权人获得中国专利奖5项。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论文6篇、Nature发表论文4篇。
3、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简介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开创了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新模式。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面向全国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完成学业后,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同一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同一学士学位证书。
宣城校区是合肥工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宣城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宣城校区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学科优势,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宣城校区专业建设,依托学校现有的办学优势,以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为起点,逐渐形成与合肥两个校区互为依托的专业布局。学校负责规划筹建、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学生管理、质量监督、招生就业等,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学生培养质量。学校组织精干、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落地宣城,作为宣城校区教学的中坚力量。宣城校区目前设有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系、电气与自动化系、能源化工系、城市建设工程系、生态环境系、物流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文法系、英语系、食品科学系等12个系,1个基础部,共有23个本科专业,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实现与合肥校区差异化发展。目前,宣城校区有在校生1038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