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青海高考理科363分能上哪些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1-03 13:38:28

2025年青海高考理科考生36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6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青海理科36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青海高考理科363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青海高考理科3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青海高考理科3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沈阳药科大学(公办)、金陵科技学院(公办)、上海健康医学院(公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公办)、南阳师范学院(公办),一共15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青海高考理工类36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青海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63分的院校一共有17所。其中公办院校17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7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沈阳药科大学公办理科本一363/14481
2024金陵科技学院公办理科本一363/14481
2024上海健康医学院(民族预科班)公办理科本一363/14481
20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办理科本一363/10759
2023天津科技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理科本一363/4575
2023东莞理工学院公办理科本一363/10759
202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办理科本一363/12508
2022成都工业学院公办理科本一363/12508
2022河北工程大学公办理科本一363/12508
在青海理科36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7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青海高考理科3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青海高考理科36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沈阳药科大学简介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关怀下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4年,学校跟随红军长征,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中历练,边走边学,边学边战,“马背上的药箱”精神与光荣传承至今,为祖国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发展培养了十五万余名药学专门人才,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药科大学。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创新学院、文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亦弘商学院等12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5214人(博士生652人、硕士生4562人)、本科生9900人、成人函授生11112人。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职工1167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正高级职称159人(教授156人),副高级职称260人(副教授26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8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1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批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5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18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4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2、上海健康医学院简介

学校地处浦东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万余人。学校秉承73年办学历史,坚持“健康促进的使者,白衣天使的摇篮”和“医疗器械工程师的黄埔军校”的历史传承,践行“实践+人文”DNA双螺旋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突出全科医学特色的早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有温度、多维度’能力培养体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创设“中国系列”之“人民健康”课程体系,推动健康教育与思政教学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行业引领潜质的人类健康促进者。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持续位居全市高校前列,专业对口率高、稳定性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拥有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首家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上海市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等重点省部级平台。获批国内首个面向“一带一路”巴尔干半岛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际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长三角—巴尔干半岛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协同创新中心,并在北马其顿等国家实体化落地海外分中心。学校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的汇聚平台,负责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等科研项目。学校教师累计签约纵横向科研经费15975.57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371篇,授权专利509项,省部级科研奖项5项,获正国级和省部级等领导批示和部门采纳决策咨询报告36项。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另在南京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683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73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230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