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考生41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1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安徽历史类41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安徽高考历史类41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安徽高考历史类41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公办)、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办)、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办),一共822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安徽高考文史类41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安徽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11分的院校一共有7所。其中公办院校7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7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411/69695 |
2023 | 桂林理工大学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411/66476 |
2023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411/66615 |
2023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411/66769 |
2022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411/96038 |
在安徽历史类41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7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安徽高考历史类41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安徽高考历史类41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简介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起源于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迄今已有120年办学历史。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6万人,教职工千余人。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50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135万余册,电子图书40余万册;校内实训室340余间(片),校外实训基地300余个;教学设备总值近3亿元,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坚持职业教育“走出去”,与德国、澳大利亚、乌干达等多个国家的高校、企业、机构,开展学历教育、“鲁班工坊”培训服务等紧密、深度的合作交流。近年来,教育质量、综合实力、社会声誉不断攀升:在全国1578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学校两度入选中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并获教学资源50强、资源建设优势学校60强、学生发展100所优秀院校。在2023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综合实力等高等教育三大排行榜中,位列全国100位,全省第5,获得“湖北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称号,连年评定为市绩效立功单位。
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简介
永定河畔,长阳稻田。1957年,刘少奇同志亲自撰写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传达党中央关于“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做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的要求,学校前身——北京青年农场应运而生。毛泽东主席侄女毛雪英、张闻天之子张宏生等70多名老一辈革命家子女与2000多名知识青年,投入到火热的劳动生产中。1958年,青年农场改设为北京农业技术学校,彭真、贺龙、聂荣臻、杨尚昆四位老一辈革命家联合题词“鼓足干劲,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加强锻炼,提高政治觉悟”,为学校注入了原始的红色基因。2001年至2004年,北京市农业学校、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和北京市城乡建设学校,相继合并组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扎根首都,服务京郊。学校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北京科技小院和南繁基地,擦亮科技推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市委农工委党校和市农广校独特办学优势,着力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全力推进科技项目带动、科技人才支撑、大学生科技创新三大计划,把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辐射到广阔农村。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21项,科技成果超过1500个,科研与社会服务贡献度在全国1432所高职院校中位居第45位。先后获批中央组织部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基地、农业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是北京高校“引智帮扶”联盟理事长单位,荣获北京市脱贫攻坚集体嘉奖单位和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单位称号,被誉为“京郊人才培养的摇篮”。
3、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首家由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举办的公办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位于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几何中心、吴文化发源地、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无锡市,坐落在拥有5000余家科技企业、10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国家级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地带,毗邻景色优美怡人的新洲生态园,周边机场、高铁、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学校设有集成电路学院(无锡高新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商学院(空港物流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新吴区社区学院)、数字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8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对接高新区“6+2+X”现代产业体系,设置31个专业,形成了工、理、文、艺并行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微电子技术专业入选国家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和现代物流专业为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建有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近五年来,获评国家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5部;师生斩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3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