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考生多少分能上福建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福建师范大学在云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福建师范大学
2025年云南高考考生要想上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1分左右(位次2097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10分左右(位次44334名左右)。
1、2024年福建师范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2分(位次13444),物理类为521分(位次38021)。
2、2023年福建师范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9分(位次13713),物理类为509分(位次34589)。
3、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5分(位次11723),物理类为541分(位次27071)。
注:以上只是云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福建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福建师范大学在云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85 | 5410 | 550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98 | 3397 | 550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52 | 13444 | 48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73 | 3941 | 53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74 | 3785 | 53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29 | 13713 | 465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611 | 3746 | 575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614 | 3318 | 575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75 | 11723 | 50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21 | 38021 | 505 |
2024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22 | 37519 | 505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09 | 34589 | 485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24 | 27721 | 485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41 | 27071 | 515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47 | 24565 | 51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福建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福建师范大学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学校本部共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多亩。现有本科专业84个(202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78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5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万余人。拥有专任教师205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1.3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7.12%,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各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含海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主干学科3个、省高峰学科9个和高原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植物与动物学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5个学科进入ESI前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