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考生多少分能上贵州理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贵州理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贵州理工学院在贵州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理工学院
2025年贵州高考考生要想上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6分左右(位次1454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6分左右(位次113759名左右)。
1、2024年贵州理工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2分(位次25409),物理类为390分(位次147381)。
2、2023年贵州理工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2分(位次22101),物理类为421分(位次82445)。
3、2022年贵州理工学院在贵州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3分(位次21349),物理类为399分(位次93004)。
注:以上只是贵州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贵州理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贵州理工学院在贵州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历史类) | 本科 | 482 | 25409 | 442 |
2024 | 贵州(历史类) | 本科 | 486 | 24030 | 442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12 | 22101 | 477 |
2023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16 | 20534 | 477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13 | 21349 | 471 |
2022 | 贵州(历史类) | 本二 | 515 | 20653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390 | 147381 | 380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411 | 127815 | 380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438 | 102320 | 380 |
2024 | 贵州(物理类) | 本科 | 446 | 94194 | 380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一 | 469 | 45634 | 459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21 | 82445 | 371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24 | 80018 | 371 |
2023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25 | 79467 | 371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一 | 455 | 47651 | 451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一 | 458 | 45565 | 451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399 | 93004 | 360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10 | 81861 | 360 |
2022 | 贵州(物理类) | 本二 | 414 | 78609 | 3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贵州理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贵州理工学院简介
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坚持“特色创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探索和构建“学科-专业-平台-团队-项目-成果”一体化建设发展体系。2014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平台框架下,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联盟”。202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获批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873人,其中正高职称103人,副高职称283人,博士学位教师232人。省管专家(Ⅰ类、Ⅱ类)、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3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金师”10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