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南京邮电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更新时间:2024-12-25 15:09:31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南京邮电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南京邮电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南京邮电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5报考参考)

2024年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572分、物理类598分。

二、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河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612分。

2、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54分。

3、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41分。

4、在吉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分。

5、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622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南京邮电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62512998465
北京(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综合类6109022434
重庆(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6227167427
福建(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61610370449
甘肃(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54118463370
广东(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60320104442
广西(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53633484371
南京邮电大学历史类5733447400
贵州(本科)南京邮电大学历史类5556365442
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56817961380
海南(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综合类6693468483
河北(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6139908448
河南(本一)南京邮电大学理科61216488511
黑龙江(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6097134360
湖北(本科)南京邮电大学历史类5519214432
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59420493437
湖南(本科)南京邮电大学历史类5568069438
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56332620422
江西(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58019972448
江苏(本科)南京邮电大学历史类57210689478
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59832341462
辽宁(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6268002368
内蒙古(本一A)南京邮电大学理科5796735471
宁夏(本一)南京邮电大学理科5412226432
青海(本一)南京邮电大学(民族预科班)理科4544325343
山东(1段)南京邮电大学综合类58434697444
山西(本一A)南京邮电大学理科5919787506
陕西(本一)南京邮电大学(国家专项)理科52731571475
上海(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综合类5507798403
四川(本一)南京邮电大学理科61816027539
南京邮电大学文科5568836529
天津(本科A)南京邮电大学综合类6227001475
新疆(本一)南京邮电大学理科5402610390
南京邮电大学文科4921482425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南京邮电大学理科3992922390
云南(本一)南京邮电大学理科6027423505
浙江(1段)南京邮电大学综合类62926313492
吉林(本科)南京邮电大学物理类--345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南京邮电大学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院(部、中心),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1个。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265万余册,其中信息、通信、电子等专业文献齐全、富有特色。

学校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构建“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集成电路与微组装、智能电网、光通信、智能制造、现代邮政、人口学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三年,新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科研课题438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2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995篇。学校实施“一市一院”校地特色化合作战略和“一技一企”校企协同创新战略,与地方政府共建校地研究院和技术转移分中心、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8个,与企业共建校企创新平台27个。学校围绕通信、物联网等学科特色,完成了物联网领域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服务社会的全方位布局,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众创空间3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