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东北电力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东北电力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吉林(本省):
东北电力大学2024年在吉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59分、历史类493分。
在外省(市):
1、在宁夏(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82分。
2、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96分、物理类533分。
3、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564分。
4、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556分。
5、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6分。
二、东北电力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14 | 465 | 49 |
历史类 | 514 | 462 | 52 |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564 | 434 | 130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96 | 428 | 68 |
物理类 | 533 | 427 | 106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79 | 431 | 48 |
物理类 | 506 | 449 | 57 | |
甘肃(本科) | 历史类 | 520 | 421 | 99 |
物理类 | 531 | 370 | 161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519 | 428 | 91 |
物理类 | 548 | 442 | 106 | |
广西(本科) | 历史类 | 475 | 400 | 75 |
物理类 | 499 | 371 | 128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42 | 380 | 62 |
历史类 | 506 | 442 | 64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638 | 483 | 155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16 | 448 | 68 |
历史类 | 538 | 449 | 89 | |
河南(本一) | 理科 | 519 | 511 | 8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70 | 360 | 110 |
历史类 | 499 | 410 | 89 |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73 | 437 | 136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33 | 422 | 111 |
江西(本科) | 历史类 | 536 | 463 | 73 |
物理类 | 540 | 448 | 92 |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459 | 345 | 114 |
历史类 | 493 | 369 | 124 |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491 | 462 | 29 |
历史类 | 519 | 478 | 41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74 | 368 | 106 |
历史类 | 507 | 400 | 107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489 | 471 | 18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49 | 360 | 89 |
文科 | 469 | 381 | 88 | |
宁夏(本一) | 理科 | 482 | 432 | 50 |
青海(本一) | 理科 | 436 | 343 | 9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95 | 444 | 51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514 | 418 | 96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538 | 418 | 120 |
陕西(本一) | 理科 | 506 | 475 | 31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507 | 403 | 104 |
四川(本一) | 理科 | 575 | 539 | 36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56 | 475 | 81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98 | 262 | 136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21 | 262 | 59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81 | 505 | 76 |
云南(本二) | 理科 | 519 | 420 | 99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38 | 492 | 46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东北电力大学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6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