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4-07-02 18:05:22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赶考生志愿填报平台通过计算该校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差得知:2023年考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本科批最容易的是天津市考生,最难的是陕西省考生;2023年考上运城职业技术大学专科批最容易的是山西省考生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以下为最新2023年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在各省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分差一览表,为预测2024年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今年志愿填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3年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参考):

一、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3录取分数线

在山西(本省):

1、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在山西省(普通类本科二批C段)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377分、理科349分。

2、运城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在山西省(普通类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293分、理科288分。

在外省(市):

1、2023年在河南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76分、理科432分。

2、2023年在河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48分、物理类450分。

3、2023年在上海市(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405分。

4、2023年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68分、理科443分。

5、2023年在江苏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474分、物理类463分。

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二、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天津(本科批B段)综合类4724720
上海(本科批)综合类4054050
山东(普通类一段)综合类46944326
重庆(本科批)历史类42240715
物理类42340617
河北(本科批)历史类44843018
物理类45043911
广东(本科批)历史类47843345
物理类48243943
江苏(本科批)历史类4744740
物理类46344815
河南(本科二批)文科47646511
理科43240923
山西(本科二批C段)文科3773698
理科3493445
山西(专科批)文科293180113
理科288130158
四川(本科二批)文科46845810
理科44343310
陕西(本科二批)文科44040337
理科38533649
江西(本科二批)文科48647214
理科45644511
甘肃(本科二批K段)理科35333716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通过以上最低分差数据分析得知:

本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天津市(普通类本科批B段综合类)录取最低分是472分(最低分差0分);录取最难的是陕西省(普通类本科二批理科)录取最低分是385分(最低分差49分)。

专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山西省(普通类专科批文科)录取最低分是293分(最低分差113分);录取最难的是山西省(普通类专科批理科)录取最低分是288分(最低分差158分)。

附: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始建于2006年。2015年获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引、育、养、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开设本、专科专业。近五年来,建有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11所涉煤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出版教材12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获技能竞赛奖国家级43个、省级323个。

学校坚持走校企共建共创共享、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7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17项;授权专利227项;发表论文1024篇,其中核心及以上55篇,省级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5项。服务煤炭行业产业升级,开展重点产煤县煤矿安全专题研究班等国家级培训100人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专题研修班等省级培训300人次;服务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开展职工培训2.6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下岗职工培训1000余人次;服务中国矿大、太原理工等11个涉煤高校学生实习9587人次;培训收入4000余万元。学校还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10000余人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