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4西南石油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27 11:22:01

西南石油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西南石油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西南石油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西南石油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四川(本省):

西南石油大学2024年在四川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64分、文科543分。

在外省(市):

1、在宁夏(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73分。

2、在广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64分、理科576分。

3、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605分。

4、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54分、理科588分。

5、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80分、理科583分。

二、西南石油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580462118
物理类583465118
北京(本科)综合类572434138
重庆(本科)历史类51742889
物理类558427131
福建(本科)物理类598449149
甘肃(本科)物理类545370175
历史类549421128
广东(本科)历史类52342895
物理类557442115
广西(本科)历史类564400164
物理类576371205
贵州(本科)物理类493380113
历史类563442121
海南(本科)综合类622483139
河北(本科)历史类554449105
物理类555448107
河南(本一)理科57451163
文科53252111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540360180
历史类559410149
湖北(本科)历史类52743295
物理类585437148
湖南(本科)历史类48943851
物理类568422146
江西(本科)历史类576463113
物理类580448132
吉林(本科)物理类538345193
江苏(本科)历史类55447876
物理类588462126
辽宁(本科)物理类548368180
内蒙古(本一A)理科55747186
文科53047852
宁夏(本一)理科47343241
青海(本一)理科447343104
山东(1段)综合类545444101
山西(本一A)理科57850672
山西(本一B)理科53350627
文科53351617
陕西(本一)理科53347558
文科52648838
上海(本科)综合类48140378
四川(本一)理科56453925
文科54352914
天津(本科A)综合类591475116
新疆(本一)理科45339063
文科48142556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369390-
文科391425-
云南(本一)理科57050565
文科59055040
浙江(1段)综合类605492113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西南石油大学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2017年9月,入选为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在全国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榜单中的排名从2019年第106位提升至2023年第74位,在已发布的4期“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榜单中均位列全国前十,是进入前十的唯一省属高校。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主编出版各类教材330余部、其中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获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入选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1部,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4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奖37部。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位列全国第10名,是进入前10的唯一省属高校。其中,2016年以来,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6项、银奖24项、铜奖43项。2001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再次被评为“优秀”。2018年与2023年,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受到专家组和四川省教育厅一致肯定。

现有国家级、部省级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平台)70个。其中: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含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14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实验室等)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5个;国土资源部等其他部级平台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含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产学研创新联盟、科普基地、“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等)38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普)研究基地(实验室)4个;与中国石油集团创建全国首个“央企-高校”创新联合体,构建新型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模式。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