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浙江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综合类:(1段)新闻传播学类665分(位次6251),新闻学668分(位次5487),英语672分(位次410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68分(位次5353)。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华东师范大学在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综合类
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在浙江综合类1段共招生35个专业,涵盖了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生态学 | 660 | 8207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心理学类 | 661 | 7673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61 | 7728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广播电视编导 | 662 | 7480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汉语国际教育 | 663 | 6892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教育学类 | 663 | 6917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工商管理 | 664 | 6642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生物科学类 | 664 | 6509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地理科学 | 664 | 6743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地理信息科学 | 664 | 6528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金融学类 | 665 | 6374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工商管理类 | 665 | 6407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新闻传播学类 | 665 | 6251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统计学类 | 665 | 6203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通信工程 | 665 | 6219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公共管理类 | 666 | 5965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人力资源管理 | 666 | 6039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哲学 | 666 | 5964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社会学类 | 666 | 6053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66 | 5872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66 | 5941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翻译 | 667 | 5767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软件工程 | 667 | 5607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金融学 | 668 | 5497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新闻学 | 668 | 5487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68 | 5353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化学 | 668 | 5392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法学 | 669 | 5157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69 | 4985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历史学 | 670 | 4735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物理学 | 670 | 4780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671 | 4389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统计学 | 671 | 4430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英语 | 672 | 4100 |
华东师范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汉语言文学 | 673 | 4057 |
从上表可以看出,华东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综合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673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生态学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660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二、华东师范大学简介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理工科建有3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民政部研究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国别区域联合研究院,2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2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5个中央各部委等其他研究基地, 7个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含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6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5个上海高校智库,10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上海市其他创新基地。现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学校主办、承办和合办各类中文期刊23种、英文期刊7种。学校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538.80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78个(490个子库)。学校积极对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教育集团以“卓越”为引领打造基础教育示范校、示范区,现有自办与合作举办的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共68所(正式招生办学)。学校继续教育坚持管办分离,探索培育高品质非学历教育项目,注重推进内涵式发展,统筹提升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