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各专业2024年在辽宁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制造工程622分(位次8928),数学类621分(位次9136),安全科学与工程类605分(位次13240),采矿工程601分(位次14352)。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物理类
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辽宁物理类本科批共招生22个专业,涵盖了数学类、机械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土木工程 | 587 | 18504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地质类 | 590 | 17554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地球物理学 | 591 | 1725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矿物加工工程 | 593 | 1660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环境工程 | 593 | 1660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93 | 1660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建筑学 | 595 | 1606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智能采矿工程 | 598 | 1515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采矿工程 | 601 | 14352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603 | 13814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工商管理类 | 603 | 13814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605 | 13240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测绘类 | 606 | 12990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碳储科学与工程 | 612 | 1141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工程力学 | 612 | 11411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621 | 913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数学类 | 621 | 9136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智能制造工程 | 622 | 892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机械类 | 623 | 8697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人工智能 | 626 | 8002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31 | 6992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32 | 6770 |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物理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632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土木工程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587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700余人,硕士生78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学校聚焦国家能源科技需求,取得了大批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新中国成立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刨煤机、第一台采掘机器人,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空气跳汰机、第一座重介质选煤车间,建成我国第一座干法选煤厂、第一个工业性地下气化基地,产生了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砌体梁”与科学开采理论、分形岩石力学理论、煤矿高分辨三维三分量地震探测技术体系、岩体大变形理论、矿井主要水害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等,在煤炭地下气化、精细水煤浆、煤制油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近10年,完成与煤炭科技相关重要课题150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6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8项。学校建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