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浙江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综合类:(2段)物联网工程479分(位次190474),电子信息工程485分(位次184681),数字媒体技术483分(位次186440),软件工程481分(位次188428)。(1段)自动化520分(位次146327),财务管理544分(位次118509),物流管理538分(位次125074),机械电子工程495分(位次173976)。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在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综合类
2024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在浙江综合类2段共招生6个专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热门专业;1段共招生14个专业,涵盖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物联网工程 | 479 | 190474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80 | 189665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软件工程 | 481 | 188428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数字媒体技术 | 483 | 186440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电子信息工程 | 485 | 184681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人工智能 | 485 | 184479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492 | 177058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机械电子工程 | 495 | 173976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96 | 173221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96 | 172924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97 | 171876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503 | 165213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机器人工程 | 506 | 161795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通信工程 | 506 | 162102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507 | 160635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工程管理 | 509 | 158630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自动化 | 520 | 146327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人力资源管理 | 536 | 127839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物流管理 | 538 | 125074 |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财务管理 | 544 | 118509 |
从上表可以看出,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在综合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544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物联网工程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479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二、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简介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杨柳青。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瞄准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努力建设具有产教协同育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2020年,学院被批准为天津市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积极开辟就业渠道,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不断提升“众创空间”的建设水平,切实发挥“众创空间”的引领服务作用,为毕业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导向,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3+1”、“2+2(双学士学位)”、“3+1+1(本硕连读)”及“本升硕”等不同类型的合作项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