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浙江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综合类:(2段)金属材料工程488分(位次181381),化学工程与工艺486分(位次183447)。(1段)智能科学与技术569分(位次87982),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574分(位次82423),化学工程与工艺546分(位次11550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37分(位次126366)。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沈阳理工大学在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综合类
2024年,沈阳理工大学在浙江综合类2段共招生2个专业;1段共招生26个专业,涵盖了装甲车辆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86 | 183447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金属材料工程 | 488 | 181381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16 | 150855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30 | 133794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534 | 129623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工业设计 | 536 | 126803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37 | 126366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应用化学 | 538 | 124948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环境工程 | 545 | 116726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46 | 115179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安全工程 | 546 | 115661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智能制造工程 | 555 | 104590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56 | 103742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61 | 97708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61 | 97861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网络工程 | 568 | 89097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智能车辆工程 | 569 | 88517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69 | 87982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车辆工程 | 570 | 87646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通信工程 | 570 | 87054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机械电子工程 | 571 | 86089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574 | 82423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电子信息工程 | 577 | 79098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自动化 | 580 | 75395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装甲车辆工程 | 582 | 73180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3 | 72639 |
沈阳理工大学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588 | 66530 |
从上表可以看出,沈阳理工大学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在综合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588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486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二、沈阳理工大学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曾用名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沈阳工业学院等,先后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部、中央兵工总局、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4年更为现名。
近年来,学校针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强化特色,凝练主攻方向,加强人才和团队建设,做强、做大优势领域,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千万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相继涌现,科研到款呈阶梯上升,2023年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7万元。“十三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0项,授权专利638项,专利转化39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634篇,获批及滚动支持省级创新团队2个、创新平台3个。学校是省内首批“辽宁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参加并获批的辽宁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1家。建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兵器博物馆等国家级平台,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等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