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5年湖北高考考生要想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1分左右(位次1865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69分左右(位次34760名左右)。
1、2024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1分(位次16245),物理类为564分(位次38679)。
2、2023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6分(位次19149),物理类为565分(位次37310)。
3、2022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9分(位次15985),物理类为532分(位次40838)。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21 | 16245 | 432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55 | 8421 | 432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06 | 19149 | 426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39 | 11041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19 | 15985 | 435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40 | 10263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4 | 38679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6 | 37319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8 | 35978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0 | 34621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1 | 33957 | 437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5 | 37310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32 | 40838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简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办学肇始于1954年,现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大学,是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培养层次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入选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应用技术型高校中连续五年排名第一。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56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1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00余人,博士生导师3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数达70%。拥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170余人次,拥有上海市高水平创新团队6支,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梯队。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