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浙江招生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综合类:(2段)应用化学482分(位次187676),食品质量与安全489分(位次180835),材料科学与工程483分(位次186713),生物技术486分(位次183539)。(1段)电子商务552分(位次108607),微电子科学与工程507分(位次160863),法学561分(位次98188),电子信息工程500分(位次169182)。
更多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表,或通过赶考生AI模拟志愿助手查询。
一、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及位次一览表
综合类
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浙江综合类2段共招生5个专业,涵盖了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多个热门专业;1段共招生18个专业,涵盖了电子商务、会计学、汉语言文学等多个热门专业,具体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如下:
学校 | 省市 | 科类 | 批次 | 专业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应用化学 | 482 | 187676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83 | 186713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生物技术 | 486 | 183539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环境工程 | 486 | 183808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2段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89 | 180835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网络空间安全 | 498 | 171433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电子信息工程 | 500 | 169182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机器人工程 | 504 | 164193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人工智能 | 506 | 161891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07 | 160863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物联网工程 | 507 | 160879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中药学 | 508 | 159712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08 | 159366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0 | 145840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英语 | 541 | 122070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42 | 120034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金融学 | 546 | 115936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工商管理 | 550 | 111119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电子商务 | 552 | 108607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财务管理 | 552 | 108167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会计学 | 555 | 105408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法学 | 561 | 98188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 | 综合类 | 1段 | 汉语言文学 | 562 | 97080 |
从上表可以看出,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综合类中表现最为突出,录取分数线高达562分,显示出较高的报考热度。而应用化学专业则为录取分数线最低的专业,分数线为482分,报考意愿相对较低。
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是1999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2013年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2014年5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兰溪市政府与浙江师范大学全面合作共建行知学院。2017年10月,学院正式落户兰溪,学院发展翻开新篇章。自2013年起,学院进入全国高水平独立学院序列,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省级以上科研获奖13项,其中浙江省首次设立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当年度全省唯一奖1项;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5项,省部级项目72项;横向款目到款经费达4300余万元;出版专著216部;发表学术论文1352篇,其中SCI、EI源刊论文254篇,CSSCI源刊论文157篇;授权专利195项,其中发明专利93项,实用新型专利95项,外观专利7项。
相关推荐: